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构建全面的人工智能(AI)通识课程体系,旨在为人文社科各领域人才培养提供智能化支持,研究生院开设《人工智能通识》专题课程。该课程致力于培育适应AI时代需求的人才,强调从传统的“知识中心”教育模式向“能力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转变,专注于培养学生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
一、课程目的
旨在帮助人文学科研究生建立对AI的基础认知,培养对AI技术的人文反思能力,探索AI与人文学科的交叉可能性,推动人文与技术的跨学科对话,形成理性而开放的AI认知框架。
二、课程内容概览
第一讲:AI概论。介绍什么是AI,AI的当前应用与社会渗透,人文学者为何需要关注AI等。
第二讲:AI的哲学思想。介绍集成学习、强化学习、迁移学习、终身学习等AI方法及其哲学思考。
第三讲:常用的AI工具。介绍AI写作与文本分析工具、视频与动画工具、数据可视化与分析工具等。
第四讲: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介绍什么是AIGC,以及AIGC如何赋能人文学科的发展。
第五讲:AI大模型与智能体。介绍AI大模型与智能体,及其如何赋能人文学科科研、教学和办公等。
第六讲:人文视野下的AI未来。探讨AI会是人文研究的“敌人”还是“盟友”,结合不同的人文学科研究方向谈AI的影响等。
三、课程信息与报名
开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10-15周,周二[6-8]节,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114。
授课对象:河南大学2024级人文社科类研究生。
报名方式:每个单位推荐3名研究生,培养单位于4月18日12:00前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内给研究生选课。
四、考核与学习证书
考核方式:学业总成绩主要由过程性评价成绩构成,过程性评价成绩占100%。其中,过程性评价采取出勤率考核、作业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出勤率考核占50%、作业考核占50%。
课程学习证书:完成所有课程内容,学习报告考核合格,由研究生院发放课程学习证书,培养单位可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认定相应的学术活动或实践学分。
河南大学研究生院
2025年0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