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树华 郭苏琼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创新性地开展研究生思想道德与学风建设工作,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我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充分的筹划和认真准备,河南大学“至善大讲堂”研究生教育系列讲座于2015年5月18日下午在我校明伦校区科技馆二楼正式开讲。河南大学党委书记、著名学者关爱和教授为“至善大讲堂”做了首场报告,研究生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副院长、辅导员以及部分研究生同学参加了本次报告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王凌主持。
王凌首先介绍了“至善大讲堂”的基本情况、开办目的及意义。大讲堂秉承“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宗旨,遵循思想性、人文性、科学性、开放性的原则,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演讲、作报告,面向全校研究生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王凌特别指出,大讲堂包涵三层意义:“大学”、“大家”和“大气”。“大学”就是以百年河大为平台,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让研究生接受精神的洗礼并获得思想的升华;“大家”就是以国内外名士大家唱主角,让其睿智的声音和思想的光芒,感染研究生,坚定其前行的信念,让其人格魅力和精神风尚,成为研究生学习、科研与为人的参照和榜样;“大气”就是开放、包容,指讲堂内容丰富而多元,这里开讲的既有人文社科专家,也有自然科学专家、社会活动家和知名人士,研究生也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习心得在这个讲堂交流。“至善大讲堂”让研究生在开放的视域中多方汲取营养,与时俱进,使研究生的思维迅捷而敏锐,胸襟与素养如海水般包容而奔放。
在以《中国学术的“世纪之变”——以严复、梁启超、王国维为中心》为题的报告中,关爱和教授从“中日甲午战争”开始谈起。他指出,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导致了中国近代思想、政治、文化的重大转折,促使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更为急迫地寻求救亡图存的路径、方法,从而形成了19、20世纪之交中国学术与文学的“世纪之变”。而在这其中,最具开拓之功者当数严复、梁启超、王国维。之后,关教授分别以这三位学术大家的相关著作和理论探讨了他们对中国近代学术道路的转变所造成的深刻影响。在近两个小时的报告过程中,关教授引经据典,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近代学术道路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作为“至善大讲堂”的首堂课,关爱和教授的这场报告既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研究生提供了开启学术之门的钥匙。通过“至善大讲堂”活动,我校研究生不仅可以在现场领略名师学者的风采,同时又能不断地汲取丰富的学术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创新学术思维,从而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据悉,由研究生院主办的“至善大讲堂”研究生教育系列讲座活动包括主题演讲、学习座谈、经验交流、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以专家学者主题演讲为基本形式,重视双向互动,围绕特定主题进行对话交流和互动研讨,面向全校研究生,以期推动思想的碰撞、交融和创新,引导广大研究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对科学和人文的探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科研及学习生活的协调发展。随着系列讲座的不断深入进行,“至善大讲堂”定会成为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同学们思想碰撞、融合,学术交流、创新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