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决赛于11月15日至16日在云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作为面向全国教育硕士研究生的高层次专业赛事,“田家炳杯”全国教学技能大赛以其权威性、规范性与高难度,成为检验职前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平台。本届大赛汇聚了来自全国100所高校的264名优秀选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6名,二等奖53名,三等奖107名,优秀教学设计奖66名。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学子在此次赛事中表现亮眼,4名参赛同学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精湛的教学技艺与从容的现场发挥,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2024级研究生马钰潇(指导教师:刘倩)荣获全国二等奖,2024级研究生沈碧芸(指导教师:马应聪)、汪思洋(指导教师:屈璟峰)、马正瑶(指导教师:陈晶晶)均荣获全国三等奖。这一成绩不仅是我院学子个人能力的有力证明,更实现了我院在该项国家级高水平赛事中的奖项新突破,充分彰显了我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扎实成效与过硬质量。 



自本届大赛启动以来,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始终将其视为检验教学成果、推动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系统推进赛事准备工作。通过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周密制定院内选拔方案、组织多轮专业指导与模拟训练,学院将赛事准备深度融入日常教学体系,有效促进了课程内容与实践能力的有机衔接,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竞技水平。学院将持续梳理和总结此次大赛经验,进一步优化竞赛指导与培训体系,力争在更高层次的竞赛舞台上再创辉煌。


长期以来,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将师范生培养置于重要地位,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育人”的理念,将学科竞赛作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关键抓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此次获奖,既是对学院教师教育工作的肯定,也为后续学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以赛育人”机制,持续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职业素养培育,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深厚专业基础、先进教育理念与扎实教学能力的优秀外语教育人才,为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河南大学的外语学科设立于1912年。目前,已有外语学院(1912)与高级翻译学院(2024),以“一文一武”的互补态势共同推进外语学科发展。学院有英、俄、日、德、法、翻译六大专业。其中,英语、俄语、翻译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日语专业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除此之外,学院还有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朝鲜语的教师人才储备,为全省最全。学院致力于构建开放合作的学术生态,鼓励并支持更多师生参与学术活动和竞赛活动,通过交流与合作拓宽研究视野、提升外语质量。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外语学院)及“君子不器”(高级翻译学院)的院训精神,在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推动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